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教务处组织部分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探讨交流“共同富裕”学习体会

  • 发布时间:2021-08-27
  • 来源:365体育投注网址亚洲
      8月26日,教务处组织部分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大家围绕“共同富裕”进行交流发言。
      经济学教研部吴正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之利者,力之源也;事之成者,力之合也;伟业所成,大利之力。既如此,正视合法合理的积极利益诉求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是一切先进政党的应有职责。党和国家密切关注、高度重视、切实推动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规律、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指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发展方向的科学引领和发展实践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创新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基础和发展动力。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在经济社会运行的网络系统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理顺机制和平衡利益是根本,优化结构和畅通循环是关键,凝心聚力和创新进取是灵魂。唯有如此,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迈向更高境界和层级。
      哲学教研部马梦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在著作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概念,但他们的著作中有着系统完备的共同富裕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维度来看,只有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高度发达,集体财富的源泉才能得到充分涌流,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可以说,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了个体基础。同时,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也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党史党建教研部刘瑜: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价值内涵是发达和公正。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资本主义文明的广泛传播。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物的形式,比如商品、货币,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充斥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平衡加剧,关系日趋紧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合作的社会关系,是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任孟娥:中央财经会议提出的共同富裕,其最大的亮点是在第一、第二次分配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次分配,也是当前社会热议的焦点,其中有种声音是“第三次分配是否就是劫富济贫”。其实,对此问题,财经会议明确强调的是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因此,以个人自愿为主导、强调道德机制的第三次分配,应以道德为机制,在政府的规范引导下,鼓励社会财富向有需要的社会事业流动。因此,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既有社会又有政府,二者缺一不可。
      文化教研部张晓蕾:共同富裕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中,是有源可溯的。远古时期,一个部落中便有共用之公器,一个群体也会有对弱者的帮扶。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便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儒家修身论的阐释,是对个人成贤成圣过程中的道德要求。但是在唐朝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财富和等级尊卑密切联系,有礼以别贵贱,共同富裕思想便没有产生的历史社会条件,但是均平思想的提出是从个体角度对弱者的关怀,这也为唐以后民本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按侯外庐老先生的观点,均贫富的口号出现于北宋中期,这与唐以后私有经济和商业发达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统战教研部汪锐: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于统一战线领域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在先富起来以后,强化家国情怀、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教务处张启森: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务处杨晨:本次会议明确指出共同富裕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更要注重精神富裕。因此要答好共同富裕这道难题,实现橄榄型分配结构,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成为中产阶层,因此提高教育水平,切实推动教育公平必不可少。从顶层设计上而言,一方面需要打破精英主义文化传统对个体财富的推崇,强调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群体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及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教育资源投入,让更多群体有机会通过国家教育路径走向中产阶层,而非将中产阶层拉下来。
      教务处处长谢惠琴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国家利益高度上,审视共同富裕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问题导向学以致用,做到对讲话内容学深悟透,同时要加强专题开发,及早进入主体班课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着力点。
      最后,副校长徐来要求各位教师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自觉,积极回应党中央关切,重点围绕共同富裕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经典论述、中国共产党宗旨中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中包含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尽快把党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党校课堂。(撰稿:张启森)
[网络编辑:刘军平]